Monday, March 9, 2009

攝影家‧作家

我最常用來警醒自己的一句話是:「He who can, does. He who cannot, teaches.」,不要誤會,沒有意思去貶從事教學的朋友,只是警戒自己不要自以為是,因為人之患在於好為人師也。

這句話其實是出自口才出眾的大文豪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蕭伯納固然為人甚「寸」,對很多事情的批判絕不手軟,但對有些東西卻會口下留情,那個就是是攝影術了。蕭伯納是個攝影發燒友,跟當時的攝影圈子非常惗熟,也勤於在不少文章或訪問中表達對攝影的觀點,他反對修描作品,對攝影表現事物本質的忠實性讚口不絕。又甚喜作攝影師的模特,拍下了好一些精彩造像,其中甚至為畫意攝影(pictorialism)的關鍵人物Alvin Langdon Coburn做裸體模特,模仿羅丹的名作《沉思者》,不吝惜自己一身已不太結實的肌肉。

再算早一點的話,《愛麗斯夢遊仙境》的作者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 1832-1898)也是一位出色的攝影師,他在維多利亞時期的攝影圈名氣不薄,他拍攝得最多的對像是朋友的女兒Alice Liddell,也就是《愛麗斯夢遊仙境》的愛麗斯原型,而卡羅喜好的跟我們現今的cosplay有少許相似,Alice Liddell在裡頭不是扮演多種角色,有時候是小乞丐,有時候是裝大人,有時是東方的茶葉商人,他還有拍攝過一些是小孩裸體的照片,難怪一直被學者懷疑他有戀童的嫌疑,當然仍有人為他辯稱是維多利亞時期,用來表達純真所用的典型美學風尚。卡羅對攝影的「發燒」,其實跟當今的愛好者無大分別,也是對自己的器材滿心自豪。他的老友,製作過不少經典集錦照片作品的Oscar Rejlander為他拍攝過不少的造像,其中一張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照片裡的卡羅假裝著清理自己相機的鏡頭。

相信大家都聽過魯迅(1881-1936)棄醫從文的故事,很大程度拜攝影術所賜,他在《吶喊·自序》裡就提過,在日本仙台學醫期間的課堂裡,教授曾放映了日俄戰爭時中國人被砍頭示眾,被一眾同胞圍觀的幻燈片,令他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魯迅不會拍照,但也寫過一篇關於攝影的文章《論攝影之類》,與其是說「論」攝影,其實更多的是描寫民國初期攝影的風氣,和其在民間產生的現象和迴響,尤其是文中提及的「S城」,即魯迅老家紹興。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白話文最早論述攝影的文章,這個真的要請教隔鄰的Edwin。有機會再詳作討論。

後記:收筆時才知道好友波夫波近來也有提及過Lewis Carroll.






















Geroge Bernard Shaw as The Thinker, 1906. By Alvin Langdon Coburn
























Charles Lutwidge Dodgson (Lewis Carroll), 1863. By Oskar Gustav Rejlander
























Alice Liddell as beggar maid, 1859. by Lewis Carroll

1 comment:

  1. 豬兄:
    一下子提那麼多的問題, 不易詳答喔! 日後我會逐一說說, 先想寫些少些歷史性的題目, 否則我們要改名攝人說史了. 想送你一首Kate Bush的Them Heavy People哩!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