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ODjYfmzBOoqH72m4hgpSvh722tFtzLEXy0IPXVPZ6TVbx3ph8iJ5QPlCsqnpVk-eHHjLw4Rb1y4JrLWUy8rmiERrj0hONGKxKU-Q40NFG7SmcodqcZlGE1AAuYVL62vcB504hRSd1gFSM/s320/thomson.jpg)
縱觀由電腦掃描及輸出製作成的照片水準還是不俗的,那百多張照片在算不上很大的展廳中展示水平還是可以的,只是夾雜一些清朝的古玩展品有點風馬牛而已。另外選取了其中某些照片放大成約四五英呎高,或某些製作成棕調效果就不明就裡了。奇怪在選取作為巨型照片的題材往往不見得有什麼突出,甚至在拍攝水平和底片保存狀態上是相對比較次一點的。但當然仍然有很多叫人驚喜的展品,我們參觀期間也有一位觀眾也讚嘆不已,禁不住問我們為什麼百多年前的照片也可以放晒到這個水平。
縱然我仍然比較喜歡那本展覽場刊的印刷上表現出來的感覺,但當然在現場觀看能看到一些書本上不易被發覺的細節,例如發覺湯姆遜很往往把照相機的焦點放在被攝對像的衣飾上,臉蛋很多時候卻是虛了,也許說明很多時候他對服飾上興趣,多過被攝者本身。
這個巡迴展覽東莞為最後一站,展期到十二月六日。我邊看邊想,其實香港方面為何不引進這個展覽到港展出,這次展覽也有好些湯姆遜在香港拍攝的照片,作為從歷史或藝術角度來觀看都是一個不俗的選擇,而且所花無幾,基本上是需要「零」人工,材料搜集和文案等都是現有的,綑綁式跟展覽過來,也因為是複製品的關係在運輸承保上也是「零」壓力的,一定只是二千萬的「零」頭也不到,我也相信內地主辦單位亦會歡迎,而且其中有贊助單位是香港某大地產商,其在鰂魚涌區的巨型商業項目裡,也有一個非常可觀的展覽空間。Edwin也認為當年湯姆遜東來以香港作為基地,展覽對香港人來說不是「零」意義的,據聞福建方面已著手整理他當年在福建拍攝的照片作展覽。不過人就是那樣「衰格」,太容易得來的就不矜貴了。
(附圖為湯姆遜在1869年拍攝的擺花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