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5日)《信報》刊登了好些低解像度的照片,這在印刷的報紙上也許難以察覺,但對像我這樣的一個網上閱報的讀者來說,效果就十分明顯。其中報道黃國兆根據劉以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寫的意識流小說《酒徒》拍製的同名電影時,幾幅插圖竟然都因為鬆濛的緣故而頗帶上了油畫況味,驟眼間令人回想起當年懸掛在電影院外的廣告畫,十分頂癮。
說起來,上世紀中期香港的油畫家如余本李秉等,都曾擔任戲院廣告畫家之職哩!
《明報》今天(19日)有段短短的專題訪問,就政府計劃拆卸中環政府總部西座,興建32層甲級寫字樓及商場,以及設綠化公園一事,向香港歷史博物館前總館長、現任中大歷史系客席教授丁新豹徵詢意見。
這段新聞有幅插圖,但見丁氏翻開《四瓖九約》一書裡的香港早期照片,展示現為終審法院的建築物在十九世紀時的面貌。插圖的說明文字指出建築物的「前身是莊士敦爵士興建的首間屋,其後幾經轉手,成為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
其實書的前一頁就是莊士敦蓋建的大樓的舊貌,是座四層高柱廊式的房子。在本月底舉行的第一屆香港攝影節開幕展覽《Canon presents香港最早期照片展》裡,也有這座屋子的照片,後面還可以看見落成不久的港督府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