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8, 2009

鬼馬的傅俊偉

用「鬼馬」來形容傅俊偉的香港社會攝影,確是一絕:鬼和馬當初之在香港連結組成常用詞語,又作妙趣的意義解釋,本身已是很鬼馬的事。不知道例如彭志銘的研究本地語言歷史的人士,能否提供些精闢見解?


傅俊偉的照片都是從現實生活之中抓拍的,故此多少都有些瞬間的意味;但它們吸引人的地方並不在於時間感,而在於語言性的表達。尤其是新聞攝影師,將兩組意義相近或反差的符號置於框框之內,產生和諧或對比的效果,是常用的技法;傅俊偉最好作品的特別之處,是這兩組符號在連結時往往加多了一點荒謬 建築地盤裡筋肉男穿上了黑色的丁字褲、菜市場外兩位用購物小車載著小狗的婦人相遇問好、的士司機結伴坐在車子的行李廂上午飯,揭起的車後蓋正好用作遮擋太陽,還有這幅《喃嘸阿彌陀佛》,小沙彌們在課室黑板繪畫怪獸和超人,真是教人摸不著頭腦哦。


《鬼馬香港》展覽昨天(27)起一連三天在尖沙咀文化中心大堂展出,明天最後了呵!錯過了的話可以到書店購買葫蘆出版的同名照片集,聞說銷量很不錯喔!


我跟傅俊偉是在昨天展覽開幕時初相識,得他提供影像,特此鳴謝。



Tuesday, May 26, 2009

有幾情感?

香港藝術館耗資千萬金元的富貴展「路易威登:創意情感」還未去看,攝影愛好者認識的大腕如Andreas Gursky或Gilbert and George也有作品展出,潮人自然會懂得村上龍,但香港藝術工作者程展緯的抗議好像還要精彩一點。



瀏覽一下網上這個富爭議的展覽新聞,碰上有個網頁用上了Google Adsense廣告系統,那個非常聰明的engine因應網頁文章內容,自動自覺地配對了一個「99元的LV袋」廣告,襯托著Richard Prince那個包裹著藝術館的「大花紙」,真的「襯到絕」。

六四對照(二)

上世紀90年代是個人隨身通訊設備突飛猛進的時代,起先各人腰際或包包裡都有個會忽然發出「必必」響的傳呼機,後來就轉為各種鈴聲的流動電話了。另一個突破是通訊號碼可以自行選擇,當時除了諧音「易」和[「發」的28之外,「89」、「64」似乎也受到不少人士的青睞,特別是傳媒人士及記者。我認識的記者之中,傳呼機或流行電話有這兩組數目字的,隨便算算就有好幾個。


有一年的64,前中國總理朱鎔基被記者問到時笑著說:「你們不提起,我也忘記了!」我想在場的記者很多心裡都會說:「總理,人民不會忘記呀!」


今年515,即曾蔭權到立法會說他的六四觀代表香港人的那一天,有線電視記者王詠國就發現立法會門外維持秩序的警車,編號竟然是「AM 8964」。據《明報》翌日報導,他隨手拍下的照片大受「友人」(是行家嗎?)歡迎,爭相用作網誌照片。


這個星期五(29)在石硤尾賽馬會創意中心二樓「光影作坊」開始舉行的《阻抗的表演:六四二十週年攝影展》的十一位參展者,都是現任記者或曾在新聞機構工作。


我不認識王詠國,照片只是在網上找到的。

Wednesday, May 20, 2009

六四對照(一)

這照片是一兩年前我從某報上看到的,來源或許是路透社。跟在該社工作的葉英傑兄打聽攝影師等資料,他用了幾種關鍵字搜索圖片庫目錄都找不到。


題材說不上特別吧,地點可能是灣仔,但也難以確定。只是看上去卻非常眼熟,有種déjà vu的感覺,像是在記憶表層上割了個口子,傷痛、血和淚忽然都洶湧地噴了出來。教我詫異的是,產生類似感受的可能不單獨唯我一人。那時期該報的政治版等,就好幾次用了這照片作文章的插圖,有兩次還是在同一個星期之內。


後來才想到,照片的構圖跟王維林隻身抵擋坦克車隊的場面是一模一樣的。原來我又回到天安門廣場了。



Tuesday, May 19, 2009

今年影展特別多

剛完結的周末,除了廣受大家注目的《第三屆廣州攝影雙年展》開展了外,其實在海峽彼岸的台灣同期還有一個攝影展,就是在台中市的「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的「台灣美術系列」之《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由台灣著名攝影學者游本寬策展。這個展覽規模並不算小,而且滿有特色,人氣卻差得遠了,甚至乎鮮有人提及,形勢比人強,不受到應得的重視實在可惜。台灣紀實/紀錄攝影人材輩出,本土義識的堀起亦把紀實攝影推向高峰,主導了好一段期間的攝影美學,例如曾經盛極一時,由著名作家陳映真創辦的《人間雜誌》,內地開放初期,台灣紀實攝影作品流入大陸,亦為內地的攝影人帶來一定的震蕩,如著名攝影師阮義忠(亦為今次廣州攝影雙年展策展人之一)成了內地攝影界家傳戶曉的攝影人。

策展人游本寬將「國立台灣美術館」內2008年6月以前所收藏、並已建檔的「攝影類」作品,割捨較純藝術表現的「美術攝影」,選出一百五十件「紀錄攝影」作品為展述主軸。他在洋洋幾千字的策展人論述非常有意思,花了不少篇幅提到自己審視「國立台灣美術館」 的攝影藏品的經歷,和提出不少擲地有聲的批判,值得很多美術館機構相關人仕作為借鏡。首先是當代2003年後的影像的貧乏,是可能「和全球攝影工業快速發展、影像創作門檻降低,有形瓦解了「影像家」和傳統攝影家的藩籬有關。」或者是畫意創作佔了藏品好一大部份,這些都是在六十年代前的老照片,「他們完成後人所謂的影像或文化「紀錄」,其實本質上多為模仿繪畫藝術的追求。」;黑白攝影和紀實攝影的僵化捆綁;文藝化標題干擾了閱讀影像的焦點……觀點太多不贅了。

難得館方又不介意見到這些看來令他們感到尷尬的文案,策展人又不隱惡揚善,站在「文化訊息傳達」的觀點來審視作品,絕對不是一個典型美術館想要收藏作品的方向,當然若果這些觀點能完善館方的藏品,還是多多益善罷。

Monday, May 18, 2009

照片說:易拉架曾駐在此

1994年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舉辦首屆新聞攝影比賽,我是評判之一。記得那次初度接觸謝至德的作品,一種出自內心的強烈人文關懷溢於照片之上,很是感到震撼。特別是一輯獲得圖片故事獎的《泰北異域》,以前我間中都會去在他的網頁重溫,現在未知何故卻不行了。


《前線˙焦點2008新聞攝影比賽》我重當馮婦,經過十五年的運作,評審的程序已經安排得十分順暢。今年我感受最大的是氣氛極好,各位評判都很主動提出自己的選擇並解釋理由,爭取說服認同,但同時又很願意開放接受他人的看法,甚至改變原先的立場。另一點就是技術表現不再是最重要的考慮,大家不約而同地都關注著新聞照片的時代意義,以及攝影記者的社會責任的課題。


今屆獲獎的照片,許多都帶著較深入的觀察,有些甚至是初看時不太吸引的。例如此幅「自然與環境組」的冠軍作品,何柏基的《電訊推銷員在炮台山行人路上留下的記號》,觀者實在是要稍為花點時間才能明白。類似的例子,在人物組、特寫組以至一般新聞組裡,都有出現。這種不甚起眼的照片能夠得獎,十五年前是不可思議的事。


評審完結後得主辦單位賜飯,席間有意見對人物組中一幅鍾欣桐很沉鬱的照片只得季軍感到詫異。我私自想,可能因為今屆所有評判都是男性,對她這年多以來受到的惡待產生了憐憫,於是放她一馬。若然,照片沒有得勝的原因是出於仁慈,倒也是有趣的事。


得獎作品刻下在銅鑼灣時代廣場地下展出,同場還有《四川地震周年紀》圖片展,至531結束。


照片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提供。

澳門古舊攝影展

之前曾在這裡報導,今年「澳門藝術節」包括了一個澳門攝影史的展覽。這兩天終於弄清楚了時間和地點。這展覽名為《凝光擷影——攝影術的發明暨中國澳門老照片》,將在523澳門博物館開幕,直到823。根據官方網頁的介紹,展覽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世界攝影簡史,另一部分則是戲肉,「法國人將攝影術經澳門引進中國,並在澳門拍攝了第一批最早的中國影像,展覽展出1844年以來到廿世紀初澳門、香港和廣州的早期風景、風土民情等歷史圖片」。


昨天在岑允逸《奧運健兒寫真》展覽的討論會上,初步與攝影豬和「光影作坊」的孫樹坤和謝明莊約定在下星期五529結伴前往觀看。有興趣同行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區通知我們呵。



Thursday, May 14, 2009

新一代刊物裡賣舊貨

張偉樂、林磊剛、朱穎文都是藝術學院攝影系三年級的學生,年紀大約只是二十出頭。這個月他們三人憑自己的力量資源,搞了一份網上攝影刊物《掇核》,頗為有板有眼的。他們這份幹勁,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這一期的專題是香港的攝影沖印業。承他們賞面邀請,我寫了一篇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香港沖印業的簡史。雖然有點草率匆忙,但基本上是多年來自己搜集有關此題目所得的原始資料的初步梳理,希望有知之士多賜意見批評。


除此專題以外,《掇核》也訪問了幾位當時得令的攝影人,和整理了些近期攝影展覽的消息。都很有資訊價值。我也喜歡他們的專欄「歡樂天地」,有些簡易的攝影玩意,像用電腦屏幕來放晒照片,幾搞野!



Monday, May 11, 2009













往日本旅行,路過很多小書店都會有個小招牌擺在路邊作招徠,都是單字一個「本」,即書籍,感覺非常「型仔」。

我收藏的攝影書不算多,也算不上惜書,因為我真的會去讀,不吝嗇去翻閱,尤其是文本的都是翻得頻繁而顯得頗為殘破,看到很多人的藏書光鮮亮麗,除了刻意作保值之用外,根本很難想像他們有把書翻閱過。攝影書真的有市,看看有名網上攝影書店Photoeye競投絕版攝影集的部門,現在這種經濟環境,好些近至這一二十年出版的絕版攝影集,仍可以有幾百美元的交投,再進一步的話,可以在今個月19日去倫敦佳士得的攝影集拍賣參詳一下,攝影集藏品的價值當然不是單純用書裡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來衡量,物以罕為貴,例如今次拍賣估值最高,達六萬英鎊的一本,是超現實攝影師Hans Beller的1949年攝影集《Les jeux de la poupée》(The Games of the Doll),除了只有136本出版過之外,還有是鉅細的製作工藝,像攝影術早期沒有半色調製版技術時,用上15張真實的照片加上手繪著色。還有值得留意的是今次拍賣日本攝影師的日版寫真集佔了好一部份,不乏一些熟悉的名字如森山大道、荒木經椎等等,真箇是「寫真集王國」。

可以看看閣下的家當有沒有值錢的藏品套現,攝影集價值的評估老實說我都是一知半解矣,但第一版肯定是必要條件,保存狀況不用說要好,最難保存還是包著硬皮封面的dust jacket;還有不要動不動以為自己是康熙乾隆,貿貿然簽了大名或蓋上墨寶,除非你真的是九五之尊罷!

有時我覺得或許是陰謀論,攝影師和出版商或許覺得有某攝影集銷售反應好,卻不急於再版,你可能問錢沒有人嫌少罷,但對攝影師作品在市場上叫價力有著一定的鼓動風潮的幫助,可憐我等貧苦大眾只能耳濡目染情況下得悉這等「夢幻攝影集」,或是買人家「甩皮甩骨」的二手貨色。

Saturday, May 9, 2009

SONY世界攝影大賽裡的惡魔

前幾天才往銅鑼灣的不一藝術看《SONY世界攝影大賽攝影作品聯展》(510),已近展期的尾聲了,有點抱歉。我對這比賽並不認識,但能夠藉著別人的眼睛去看到世界上新異的事物,總是攝影永遠令人著迷之處。


其中自然組的得勝者多是動物的靜態特寫,有些罕見。尤其是一幅袋獾的照片,拍攝起來也許並不簡單。袋獾(Sarcophilus harrisii)是澳洲東南下角塔斯曼尼亞島的稀有動物。不要看牠體型只約小狗般大小,牠的咬噬可是哺乳動物中的第一名耶。加以脾氣暴烈、叫聲尖吵、體臭濃郁、捕獵兇狠,給牠咬一口真的不是開玩笑的。一般人稱之為Tasmanian Devil,絕非浪得虛名喔。


不一藝術提供的是此照為澳洲攝影師Steve Morenos的《Fotozoa》系列之一,是在Somersby的澳洲爬蟲公園現場拍攝的。如果資料屬實不是電腦退地的話,工作人員要把這動作矯健的東西從籠裡取出放在白色佈景前乖乖地擺甫士,在我來說真是很不得了的事:搞不好手指也會給咬掉幾根呀!


至於攝影師,資料提供是位藝術攝影家,過去25年來都在拍攝他居住社群的社會和文化結構。他也從事新聞攝影和人像攝影,曾經拍攝過許多著名的歌手和演員,包括Sinead O’Connor, Cliff Richard, Kylie Minogue, Tommy Lee Jones, Russell Crowe等等。表面上看,這樣的一張履歷表跟野生世界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對攝影人來說應該是無啥出奇吧。


圖像由不一藝術提供



Monday, May 4, 2009

杉本博司是雷震子?

前些時隔鄰的Edwin談到達蓋爾版(Daguerreotype)攝影術,其實同期在英國那邊廂有另一位塔爾博(William Fox Talbot 1800-1877)也在進行攝影物料研究,當塔爾博獲悉在法國的達蓋爾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才如夢初醒急急在英國皇家學院發表自己研究成果,並自由地公開自己「光繪成像」(Photogenic Drawing)的技術細節。縱然達蓋爾吃了頭啖湯,達蓋爾版的專利亦令他發財,但後來塔爾博註冊專利的「碘化銀紙攝影術」(calotype,或譯卡羅式攝影術),就真正影響深遠,也就是使用紙張作片基的負片技術,攝影術首次能大量覆製。達蓋爾極其量是個商家,不見得他對攝影有一種鍾愛,但塔爾博卻除了在技術上的開發外,還是一個熱衷攝影的攝影師,還在1846年出版了以calotype照片組成的攝影集《The Pencil of Nature》,是最早作商業公開發售的攝影集。他畢生好幾千張calotype負片一直都有人收藏,最近讀到著名旅美日本攝影師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原來亦是塔爾博的底片收藏家,而且還用著當年塔爾博實驗裡用的化學方法,去把再次放晒出來的照片加上染色。

杉本博司覺得這些攝影術草創期的攝影師都是科學家,他對塔爾博有著一份著迷,甚至去他在英國威爾特郡Whitshire的老家Lacock Abbey去朝聖。我們不要被杉本的「海景」、「電影院」、「蠟像」等系列裡安靜祥和的影像所騙到,他雖年屆六旬還是童心未泯,他的科學家基因突然被「燵著」,原來他偶像塔爾博當年也曾和研究電磁效應的著名英國科學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一起研究過靜電,而且杉本自己在寒冷天氣下拍攝大畫幅時,負片夾在抽插時有靜電產生,造成小火花在底片留痕,索性自己去找了個「范氏發電機」(Van de Graaff generator),能產生高達四萬瓦的電力,自己製造電光在底片裡作畫,儼如封神榜裡的「雷震子」,這個《Lightning Fields》系列裡電光如有機生物般衍生出來的圖案,竟然跟塔爾博用各種植物造的photogenic drawing何其相像。

其實以前到美國時到過紐約的Japan Society看過杉本的展覽「歷史中的歷史」(History of History),都已經領教過他古怪的一面,那個展覽不單把他自己的攝影作品展出 ,還加上這些年來收藏的古代藝術或文物一起展出 ,縱然大家知道他的作品有價有市,總覺得他那些賽得過私人博物館的價值不菲的珍藏委實叫人吃驚。還有他收藏的史前化石,當你覺得很「風馬牛」的時候, 聽到他所言 ,化石「是大自然的軟片,把以前生物的影像保存下來」,不由得對他寫個服字 。展覽有好些可堪玩味的擺設,例如一個古代陽具形狀的石頭崇拜物,放在一個使用多時的古舊擔架上 ,縱然帶著問號離開展場,卻一改我對他先入為主的印象,以為他又是一個古板的攝影師。

這個展覽正在日本巡回展出,或許展場更大所以有更多的地方展出他的藏品。其中包括:這邊廂是羅斯福內閣在珍珠港事件後有各人簽名的合照、那邊廂有廿五個日本甲級戰犯簽名的合照、一片月球石、日本首位太空人降落地球的大空船降落傘的其中一小塊、一塊曾經在1992年在紐約擊毀一輛汽車的隕石碎片,還有是……太空人吃完的太空食品包裝。

這個人太有趣了!













"Lightning Fields 013" (2006) ©Hiroshi Sugimoto














"Arrangement of Botanical Specimens, 1839" (2007). By William Fox Talbot

Sunday, May 3, 2009

斬草除根與荏弱的懷舊

「領匯」成立的時候,我曾經想過組織幾位攝影朋友,將重點之一的樂富商場各家店戶的外貌先拍攝下來;然後定期查察,每有改變就拍攝一次,看看幾年間的變化過程會是怎麼樣的。後來因為牽涉「私人物業」,計劃結果胎死腹中。


想不到的是,「領匯」根本懶得等待小商戶捱不住高昂的租金而陸續關閉撤出,而是以裝修改建為理由一次過清場。那個黃昏猛然我看見冷清清的商場和連串無言告別的捲閘,只感到悲憤莫名。九零年代以來香港的急劇轉變令懷舊攝影十分流行,影響所及紀實攝影也在緬懷昔日的美好時光;但是正如馬國明上星期四的文章「不要告別牛下掘頭巷:告別懷舊」(《明報》,430)所說:拍照留念不過是無奈地接受政府強加在市民身上的發展大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