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9, 2011

遊香港後搞政改

我終於購買了美國攝影師詹姆斯˙利卡爾頓(James Ricalton, 1844-1929)1900年時拍攝的立體照片《在中國香港寶雲道高處越過海灣看九龍和大陸》(Looking Across the Bay to Kowloon and Mainland, from Bowen Road, above Hong Kong, China)。其實這照片並不罕見,間不中就會在拍賣網站出現;只是對香港舊照片感興趣的人太多了,競叫價格給擡高得不合情理,我一直惟有忍手而已。今趟只是美金5.99元,當然馬上就扑鎚了!

利卡爾頓之所以在香港拍照,基本上屬於路過性質:他主要是要趁著八國聯軍攻華的時勢,到中國內地拍攝。類似的情況可以見諸1860年左右的洛西亞(Pierre Rossier)和庇亞托(Felice Beato),過程可以詳見去年牛津出版的《香港早期照片》展覽場刊,此處不贅了。利卡爾頓回國後也出版有《立體觀照器看中國》(China Through the Stereoscope)一書,裡面第二幅圖就是這幅照片了。幾年前國內將之翻譯成了中文,出版時書名改成了《1900,美國攝影師的中國照片日記》,頗值一讀。

這幅照片吸引我的有幾個原因,其中之一是前方打著長辮的男人太令我想起推動戊戌維新的康有為(1858-1927)。康南海在22歲時曾經遊歷香港,令他對西方國家的文化與管治完全改觀,之後他大力鼓吹政治改革,與他的香港之遊甚有關係。

熟悉香港歷史的朋友告訴我,康有為在香港時是有登山俯瞰的,那麼他當時所看到的景象,與照片中的男人所感受的有何異同?根據《康南海編年譜》中有此記載:「薄遊香港,覽西人宮室之瑰麗,道路之整潔,巡捕之嚴密,乃始知西人治國有法度,不得以古舊之夷狄視之。乃復閱海國圖志、瀛寰志略等書,購地球圖,漸收西學之書,為講西學之基矣。」

Wednesday, April 27, 2011

點擊香針孔攝影


公元四百多年前墨子編寫的《墨經》己發表針孔對倒影像理論;及後在十四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西方畫家更以附有針孔的暗箱(camera obscura)作輔助描繪之用。攝影術於1839年由法國人發明,體現應用科學在「拍攝」及「成像」兩方面貢獻,為此項以針孔理論作依歸的大眾創作媒介奠下根基。

八十年代是香當代攝影的萌芽期:第一批從英、美、加學成回流的攝影師直接或間接參與教育工作,啟蒙本地藝術攝影發展。根據《娜移》(Dislocation)期刊馮漢紀報導(九四年二月號)「藝影會」早於八一、八二年舉辦針孔攝影展。

八七年吳漢霖在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策展的「暈影:針孔照像」(Vignetted Images: An Exhibition of Pinhole Photographs)蒐集四十多幅本地大專生黑白及彩色針孔作品,強烈的實驗風格蔚為奇觀,開闢了創作人和觀賞視野。

著多媒體在九十年代的沖擊,以低技術出發的針孔攝影沒有廣泛流傳;岑(Bobby Shum)彩色的寶麗萊針孔照(簡稱“Bob-Pin Series”「波針系列」)及梁志和的針孔攝影機裝置「Vis(i)ta」都是少有的堅持。

千禧過後,最為人津道是張震揚揉合了光學原理及中式佳餚的「燒鴨針孔相機」

Tuesday, April 26, 2011

新加坡國立藝術館(攝影廊)







新加坡國立藝術館的攝影廊放置多張貴族的老照片,以車花玻璃裝裱之餘更加上背面LCD電視作講解,最厲害的是陳列照片中的部分銀噐飾物,華麗之中沒有半點唏噓。其他藏品包括巨幅照相機、濕版真跡及民間照像(婚姻註冊文件)等,都是配合得精緻動人。

Wednesday, April 20, 2011

言葉 ─ 香港攝影家編慈善攝影展


一個多月之後,香港人對於三月十一日發生的日本宮城縣大地震仍然縈繞於心。地震及它引發的海嘯令我們深深感受到在自然災難的面前,人類的抵抗能力依然是這麼樣的薄弱;而福島核子發電廠的爆炸與輻射物外洩,也令我們反思人類正生活於過度生產和消費的情況之下,稍為出點意外生命隨時就會笈笈可危。個多月來的事件發展也許亦使我們更為認識日本人的文化,對他們的堅毅及訓練有素尤其感到尊敬。
承上環「上差館」攝影藝廊主人的委託,我徵集了一些香港攝影家的作品,在他們的地方做了個小小的展覽,以表達我們的幾點心意。展覽中許多作品都是在日本拍攝的 ─ 朱德華用以拼貼的小照片更是他留學時代的記憶 ─ 足見香港與日本之間的關係緊密。也有攝影家展示在本地拍攝的事物,圖像呈現的乃是遙遠的祝願與關懷。
展覽之中若有作品令你感動,,或者你願意支持我們,可以購買些作品回去收藏。今趟我們完全是慈善籌款,善款將全數捐贈予日本作地震救援之用,略盡我們的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