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1, 2014

如果照片中的真是鄒伯奇的話


Terry Bennett在他的鉅著《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China 1842-1860(共三冊,這是第一冊)的第一章「The First Images」中仔細地描述和分析了幾個攝影術在中國的最早紀錄,最後的一個是相傳是只根據中國以往科技研究而發明了攝影術的廣東南海人鄒伯奇(1819-1869)。由於目前有關鄒伯奇的攝影術的資料仍有不少含糊Bennett 也不隨便地做些判斷,只是指出不管怎樣鄒氏對當時中國菁英階層有關攝影術的無知少有影響。這也是我一貫的立場。

值得注意的是Bennett在本章完結時貼出了一幅他收藏的小照片(上圖),照片中人無論相貌、身材以至衣著都與常見的一幅據說是鄒伯奇自拍照(下圖)所見的極為相似:如果不是身旁的小几與几頂的花瓶植物茶盅等物有所出入的話,我們甚至可以懷疑兩幅照片是相若的時間拍攝的。
 Bennett自己寫的文字解說曰此照是香港的璸綸照相館的出品,約莫是1866年時拍攝的(璸綸經營攝影的紀錄最早見於1864)。名片式照片一般都只會在照片的背面登印照相館的名字,我相信Bennett就是從沒有刊出的照片背面的印記作此說法的。
 
 那麼,如果照片中的真是鄒伯奇的話,最起碼的說,那幅自拍照大概也是攝製於相近的時期吧。至於鄒伯奇如何會在璸綸拍照的,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本文的上圖是從《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China 1842-1860》翻製的,下圖則是來自網上。


Tuesday, September 16, 2014

今晚好想喝麥卡崙17年


二十年前做過的事被《明報周刊》(9月13出版)煞有介事的副題報道,都感到有點尷尬。尤其是記者兩次將我的名字置於工作室各人之先,實在是愧不敢當:因為工作室成立後幾年我才加入,所以不是創辦成員;另一方面我加入目的就是要使用暗室,除此之外也不見得是個特別主動的人物。
文末引述一篇199310月《置身/至新 事外》(應為94年某月,出版一周年特別隆重紀念限量專號!)中的編輯語,署名「編輯小子」的確就是在下;但多年後自己重看只覺得是九唔搭八,記者卻說破格跳脫叛逆給人深刻印象,真的是太厚愛了。



Tuesday, August 26, 2014

石塚洋介博士說凝視和VOP


續昨,石塚洋介博士在824日的「日本當代攝影及其世界觀座談會」之前,早上還為香港藝術學院的同學討論「投向同一時代的目光 ─ 日本的現代寫真 1970 年代起至今」展覽的作品,以及他有份出版的《Voice of Photography》攝影雜誌。


Monday, August 25, 2014

日本當代攝影及其世界觀座談會



昨日(8月24)下午,在藝術中心十樓香港藝術學院的大課室與石塚洋介(中站者)和黃啟裕主持了為「投向同一時代的目光 ─ 日本的現代寫真 1970 年代起至今」展覽特備的座談會

出席的人數甚多,70個座位幾乎坐滿了,沒有多作宣傳而反應如此踴躍,可知本地對日本攝影感興趣的人士甚多,稍為遺憾的是發言不夠熱烈。

 



我們基本上認同策展人增田玲將日本當代攝影在1970年左右開始的主張,又將之解釋為與當時日本的社會和文化環境有密切關係。

5時結束之後我回到展覽場地看著各幅作品,想到座談會中少談到在題材和圖像風格上的衍變,不無檢討。

Wednesday, August 20, 2014

談談那個時代的目光



上星期五(8月15)為藝術中心的導賞員們講介「投向同一時代的目光 ─ 日本的現代寫真 1970 年代起至今」展覽,希望可以有助於他們的工作。第二幅照片中我的右手捏得好緊,好像要打墻壁先生幾拳似的。
照片是藝術中心的同事Nixon Wong等拍攝的,謝謝。


Tuesday, August 19, 2014

日本當代攝影始於1970年?



上星期六在藝術中心開幕的「投向同一時代的目光日本的現代寫真 1970 年代起至今」展覽,應該是近年來香港最重要的一次有關日本當代攝影的介紹吧。我應主辦單位的要求寫了一篇小文,刊登在8月號的《藝訊》裡。

Sunday, June 15, 2014

也許是寶麗萊,也許是戴安娜


昨天在半公半私的狀況下造訪吳世傑家,蒙他招待上等啤酒、鮮茄粒、牛油果粒等小吃;看了他多年來拍攝的照片的真作後又有豐富晚餐,最後還喝飲了多種單麥芽威士忌,半醉之下回家。
期間他拿出一幅1986年時在東平洲旅遊時拍攝的即影即有合照,是我幾年前在貼出的一幅的幾分鐘前後的圖像。今晨酒醒後在自己的檔案裡找到一幅似乎是一樣的彩色底片放曬照片,拍攝的卻是一部漏光的塑膠玩具照相機,印象中是盧婉雯帶去的。此事甚奇,但也難以稽考了。
令人鬱悶的還有採光也是糟糕,一道長長的黑影貫穿對角,是誰按快門的呢?當時同行的好像就是這六個人了。

Thursday, May 22, 2014

「Photographer」第六最容易唸錯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的面書上星期天(18)貼出一個短訊,引用了雅思英語測試(IELTS)中心的報告,揭示十個最多人唸錯的英文單字。我看的幾份報章,多集中說了排列首位的「although」;我卻難免被位列第六的「photographer」吸引過去了。

真的嗎?我日常生活遇到的新知舊友,或者有一半都是搞攝影的,卻從來沒有聽到有把音唸錯了的。最近立法會議員鍾樹根的英語會話頗受譏議,但我也不大相信他會把這字唸錯(附帶一句,我認為英語欠佳不是罪惡)。當然,如果有網友和鍾議員相熟的,代為問證一下就更好了。
反而這字的中譯,我不時都感到有些煩惱。大多數的譯法是「攝影家」或「攝影師」,我都嫌有些標榜成分:「家」固然作大,「師」更是無端惹得桃李滿門,很是不知所謂。
我自己喜歡的是「攝影人」,相比那些繪畫的紛紛自稱「畫家」、「藝術家」,感覺最為逍遙自在。

Sunday, April 20, 2014

鬼片造型

另一新購的香港明信片,出版者A.H. & Co.不知道會否是華興照相館?照片中兩名小童神態茫然,衣服又給塗得紅紅綠綠,看上去好像是要去參加彭氏兄弟即將開拍的新電影的試鏡似的。

Wednesday, April 16, 2014

舊明信片中的廣州照相館


這是幾天前在拍賣網站購得的一張明信片,有英文說明稱是廣州的街頭。根據圖中人物的衣著估計,大約是清末民初的時候吧。
 
圖中景物多而細節清晰,雖然看起來是繪畫而非拍攝,我仍然希望是本於實景,甚至是在照片上加工添色再印製的。
不消說,吸引我出錢的是街道中間的照相館的招牌,可惜難以猜估店的全名。
細看之下,在這橫向的招牌前面還有一個垂直的招牌以「相」字為末,說不定也是照相館,而且未必是同屬一家所掛的。
我對廣州歷史和當地的攝影業歷史所知甚少,歡迎各位賜教。



Monday, February 24, 2014

人有相似,衫有相近


今天(24)《明報》的一段本地新聞的兩幅並排的插圖,驟眼看還以為是連環快拍,睇真啲才知道是兩位出席新聞發佈會的少女外表有點相似,又碰巧穿了圖案相近的上衣而已。

Saturday, February 22, 2014

被滅聲的新聞照片


 上月引述過的資深傳媒人陳惜姿,今天(22)又在其《明報》的專欄文章裡披露了好幾宗報館管理階層禁壓採訪和報道的事件。這些例子之中,有兩宗是不准刊登的新聞照片:
攝影記者拍到一張和黃高層嚴磊輝和李嘉誠紙板公仔被掟「糯米雞」的相,上頭嫌這張相令兩位人士顯醜態,相片不准用。
 
郭氏兄弟及前政務司長許仕仁涉貪污案,有報館下令只能出許仕仁的相,郭氏的相片不能刊登。」
我從自己的檔案之中找到前者的圖片,是《獨立媒體》發放的。至於後者,則之前沒有注意到。如果有朋友能提供的,我是很願意轉載於此的。
下面是陳惜姿的專欄全文:



Tuesday, February 18, 2014

To Build a Dream for Me and You

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今天在其《明報》專欄記述了上星期六(15)他擔任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舉辦的「「2013年《前線焦點 2013》新聞攝影比賽」時六名評判在年度照片時的討論。焦點的兩幅照片一是戴耀廷孤身立於中環街頭,一是聖士提反中學幾位嬌弱的女同學在大雨中淋得長衫盡濕之下仍然高舉標語反對學校轉為直資的場面。

他寫道:「我很為難的投了佔中,但心底裏,票還是投給雨中抗議的女生們……」我自己也是評判之一,在「一般新聞組」作品時也給了最高分數給女生們的照片,但在年度照片時我沒有馬教授那麼內心爭戰:若要我付鈔購買二者之一,我會毫不猶豫挑女生們的一幅,但要揀這兩年香港最重要的事件和足以代表的,我別無選擇。戴教授,不要搞砸啊!

本文標題來自樂隊Led Zeppelin的名曲No Quarter,歌名中文或可譯為「殺無赦」。

Friday, January 24, 2014

請看接近攝氏零度的新聞照片


續上篇,《明報》時代版的林姓編輯很快就回覆了我的查詢,並發來了有關的照片;但是不知何故,我用了幾部電腦都看不到,只好請他們重發。終於在昨天獲得了圖像。看後的感受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再次感謝《明報》的編輯的協助。

Friday, January 17, 2014

尋找接近攝氏零度的新聞照片


資深傳媒人陳惜姿今天(1月17)在其《明報》的專欄說該報近日撤換總編輯引起的風波,至末段時提到一幅令她看得倍感荒涼的新聞照片。我已經通過該報向她查詢具體的資料,但若有網友知道的,煩請不吝相告。截文如下,全文見附圖:
「這令我想到一幅新聞圖片,有一個晚上,明報大廈門外,幾名員工代表見傳媒,現場就只有有線電視台的記者,其他電子媒體都不在了。那種相濡以沫,唇亡齒寒的感覺,令人倍感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