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8, 2010

世界上最古老(和最貴)的照相機


奧地利一家專門拍賣古董相機和老照片的拍賣行,將會在今年五月拍賣一台聲稱是現存最古老的達蓋爾版Daguerréotype照相機。該相機是1839年達蓋爾版照相術發明人達蓋爾Louis Daguerre跟他的小舅Alphones Giroux共同製作的首批少量作商業售賣的達蓋爾版照相機,該批量相機據知現存數量不多,全部都是世界各地博物館所收藏。

這台超過一百七十歲的照相機是德國北部一個家族世襲收藏,保存狀況異常良好,所有鏡頭等配件齊備,相機上還保存著帶有達蓋爾親筆簽名的銅牌,估計可以賣得50到70萬歐羅,即五百多萬至七百多萬港元,並會打破也是該拍賣行上一次賣出史上最貴相機的57萬歐羅世界記錄(也是一台1839年的相機)。貴,但敢寫包單比你買日出康城的單位來得值。

Friday, January 22, 2010

為抹黑而偷攝

香港人十分相信法治,以至於每當發生現有法律不能處理的麻煩時,我們都會想到要修改法例以堵塞漏洞。這星期的《東方新地》發表偷攝社運人物陳巧文在家中只穿著內衣的照片時,我所聽到的許多言論都著眼於這些行為 偷攝別人私隱,並將所得影像公開出版 有否違反法律,以及立法會是否應該通過新的法律來禁止同類活動。


像大多數的攝影人我的法律知識也很有限,只是對於一切限制自由的法規我都會很敏感。尤其是目前的政府不是由人民選舉產生,任它制訂法例或者的確可以減少甚至滅絕像《東方新地》今次幹的醜事,但或許會同時收緊了我們原本享有的一些自由。在目下日趨緊張的政治氣氛之中,大家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何況今次公開陳巧文私生活狀況的目標,絕對不止於滿足社會對公眾人物的偷窺慾,更重要的是在於要醜化她和抹黑她,既要令她的形象受損,也要恐嚇其他有志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人。從元旦示威到反高鐵人士圍繞立法會,到昨天正式宣佈開始的五區公投運動,中共、特區政府與親建制人物的反應愈更嚴厲看來,醜化抹黑的事件,勢將陸續增加。


本文插圖影像是年前傳媒朋友所贈,進行數碼加工的是CLICK的何鎮宇,特此鳴謝。



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帶十本書到荒島(3)

其實不十分明白這荒島閱讀遊戲的規則,但既然大家都擺了咖啡桌,我豈敢退縮不赴會呢?這樣說吧,如果我可以 或者被迫 暫時離開現在的崗位到某處靜居,這十本攝影書是我會攜帶的:


1. The Pencil of Nature (W. H. F. Talbot)

2. Each Wild Idea (Geoffrey Batchen)

3. Of Battle and Beauty (Felice Beato)

4. Points of View (John Falconer)

5. American Photographs (Walker Evans)

6. Evidence (Larry Sultan)

7. A Green and Pleasant Land (John Davies)

8. 看見淡水河 (張照堂編)

9. 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 (Nan Goldin)

10. 觀看再觀看 (鮑昆)


The Pencil of Nature》當然是重印版,因工作處有我一直借用;但若需長時間離開的話我是會自買一本的。



帶十本攝影書到荒島(2)



















老實說,我藏書實在不多,而且連享負盛名的攝影書籍介紹網站「拍立得攝影」版主鯨魚大哥都來出招,我實在不敢班門弄斧。去荒島我卻只會想到帶一些不太偏鋒的主流書籍,也就是說比較老掉了牙的,而不是選最好最佳諸如此類,玩玩而已,所以大家不要太認真呢。也是排名不分先後:

1. On This Site (Joel Sternfeld)
2. The Americans (Robert Frank)
3. Home (Lars Tunbjörk)
4. In The American West (Richard Avedon)
5. 任何一本A.D. Coleman的著作
6. 書寫攝影(郭力昕著)
7. (Tied) Small World (Martin Parr)
An American Index of the Hidden and Unfamiliar (Taryn Simon)
8. 台北謠言(阮義忠)
9. Lyric Documentary (Walker Evans)
10. New Topographics

這個名單是有點出術的,有十一本,十大勁歌金曲也常常有十二三首罷;新版《New Topographics》還未正式面市,但我已篤定是荒島消磨時間的好書一本;其實我也想帶Josef Koudelka的《Exile》呢,但既然Blues已帶了,到時候碰面問他借來看看罷!

Tuesday, January 19, 2010

帶十本攝影書到荒島


週六Fotopiggie吹水話玩Desert Island遊戲,各Blog友自選十本書帶去荒島。
我的英文書選擇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 Josef Sudek: Das Stille Leben Der Dinge (Josef Sudek)

2) Anselm Kiefer - The High Priestess (Anselm Kiefer)

3) The Exiles (Josef Koudelka)

4) Sally Mann (Sally Mann)

5) Christian Boltanski (Christian Boltanski)

6) Mike and Doug Starn (Starn Twins)

7) Francesca Woodman (Francesca Woodman)

8) Shooting Blind: Photographs by the Visually Impaired (Anonymous)

9) Vanishing Presence (Walker Art Center)

10) Bone House (Joel Peter Witkin)

Fotopiggie, 出招吧!

Monday, January 18, 2010

今天最想看到的新聞照片

上星期六黃昏立法會財委會終於通過了669億元的高鐵撥款議案,負責這個議案的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確是值得飲得杯落。根據今天《明報》(18日)的報道,當晚鄭局長被立法會大樓外示威群眾圍困不能離開的時候,功能界議員「商界(第二)代表黃宜弘,拎咗支紅酒同威士忌畀議員暢飲。鄭汝樺仲同一班建制派議員合照留念」。


眾所周知喜歡拍照的曾特首當時並不在場,拍照的工作很自然就落在文化界代表議員霍震霆的身上。《明報》的報道續說:「本來霍震霆自告奮勇咁出相機,點知部機冇菲林(估唔到霍公子咁念舊,仲用緊菲林機),唯有出動議員嘅手提電話。佢哋合照時,都有叫同樣立法會大樓內嘅公民黨湯家驊一齊影,Ronny(湯之洋名)當然唔制,佢話點知建制派議員會拎張相嚟做乜。」


可惜的是,《明報》的記者大概並未目睹其事,這段報導只屬「駁料」性質。不然,就不會只有這樣的一幅合成圖像頂替了。



Wednesday, January 13, 2010

唸影度形——香港攝影七人展(論稿節錄)

Almond Chu 作品


国外时尚影像的叙事语言近二十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零四年由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摄影展「Fashioning Fiction in Photography since 1990」为此视觉现像归纳成三大因由:抓拍的兴起、电影的影响、时尚与艺朮摄影之间的分界模糊化;由七、八十年代的华丽走进生活,由生活潜入梦幻,再由梦幻沉淀到艺术的殿堂,时尚摄影可视为抗衡固有消费文化(商品、品牌)的创作仙境,形成独立自主的视觉领土。

「香港摄影七人展」亦同时展现时尚摄影的可塑性:我们可以看到Jimmy Ming Shum巧妙地在时尚作品中运用抓拍及街头摄影的语言,在生活中隐隐带出品味的信息;Rensis HoRingo Tang 则是电影叙事方法的捧场客,一幕幕舞台式的造型和电影蒙太奇般的剪接加强了梦幻化的视觉效果;Roy Lee 有计划地撕破了时尚的伪装,原身大小的裸体照片让被摄者与观者相互作出腼腆的对话;Justin Chan 由人间风情画转到万物归一的纯抽象境界,跳脱世俗的凡牢而直指心灵的宝库;Almond Chu在时尚与反时尚美学作出审视,冷静地展示两者之间的差异与雷同,亦同时带出人类学式的考究精神;JC坦然以镜头突袭多位香港影艺明星,在攻其不备的情况下唤起他们心底的暗格,令人想起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一书。

「香港摄影七人展」提供了时尚及肖像摄影的宽度和深度;社会道德及商业约制往往把私下一己之欲埋藏心底,是次作品彷佛是爱丽斯夜半的辗转带来半丝窃窃偷欢: 那点萦绕心间对艺术之激情柔柔地随着上升的烟霞雾化于彼乡;也许朝露过后会带来理性上的罪咎,但最令人神驰竟是圆缺转换间的变奏和激情过后的高潮。

唸影度形——香港攝影七人展(新聞稿)



「香港攝影七人展」匯集中、青兩代攝影師,他們早年遊學歐美、日本等時尚攝影發源地及輾轉世界各國專業實戰的經驗,這份跨地域的視野優勢正是香港時尚專業攝影近年發展的導向。這支各自作戰的本土創作兵團,在社會道德及商業約制下靈活且韌性,毫不妥協地實踐著香港攝影工業新的價值觀與創意境遇,用創作折射出幻化萬千的城會氣象格局,開拓時尚及肖像攝影的寬度和深度,帶來種種既理想又現實的人生圖景。


本次展覽選取了七位藝術家近二百件攝影作品,而每位創作者名下又各自細分幾套不同主題系列並列呈現,熟撚影像的敘事語言在多角度創作中將時尚與藝朮攝影之間的分界模糊化;於獨立自主的視覺實踐過程中重建當代時尚攝影的多種可塑性。而著力營造的本次攝影展覽現場,將全方位展示攝影作為他們的行動利器滲透入以香港為主體的國際大都會的以各載體記錄定格的精彩瞬間。

Tuesday, January 12, 2010

《攝影的精靈》電影放映會之三


-->
CLICK主辦的《攝影的精靈》電影放映會將在本星期六(十六日)下午舉行第三次,地點仍是灣仔富德樓9樓的獨立媒體辦公室。詳細內容請各位將附圖放大就會一清二楚。

是次放映的將是BBC《攝影的精靈》紀錄片系列的第二集《Documents for Artists》,這題目有點古怪,實在是介紹20世紀初至二戰前西方攝影的發展情況,相當精彩。放映之後我們會討論一下攝影與前衛運動的關係,在香港這個課題比較少有人談及,但在當時而言卻是個頭等大的項目。

上次放映會前我和攝影豬在溝通上發生了誤會,以致他遲了時間。今次兩人說得清楚,應該不會弄錯了。如果Blues有空也會出現的。


Saturday, January 2, 2010

女子中學賀新春



大概是1950年代或1960年代的女子職業中學的明信片。圖像今天看來有點怪怪的,但那時代香港人的教育水平一般不高,清貧家庭的女兒的上學機會更多被犧牲。

Friday, January 1, 2010

過節


老老套套一句,也要說聲新年快樂。

剛過去的聖誕,荷蘭有家監獄為他們的在囚人仕製作了一些聖誕卡,裡面用上一張他們的造像,以粗糙的卡板繪成阿爾卑斯山滑雪區渡假屋模樣作背景,用弄皺的被單裝作雪地,讓他們送給直系的家屬,照道理是個非常窩心的活動,傳媒也報導當家屬收到照片後亦感到監獄的一番美意,但荷蘭司法部長可不這麼想,就評擊這些是低品味的活動,認為會給人們錯覺他們真的正在渡過一個滑雪假期,監獄這些死人冧樓的環境是不能用來搞幽默的。甚至有當地議員覺得不應讓那些在囚人仕在聖誕節日去搞任何節目!

看過這段報導,我還以自己為活在狄更斯小說的年代,或者那個荷蘭司法部長是港產片迷,以為監獄裡面每位都是《監獄風雲》裡的正哥,但肯定他與時代極度脫節,在數字技術唾手可得,大眾對圖像識辦能力之高的年代,總不會有人看到這張用簾價道具製作出來的照片,以為我那個坐緊監的老公真的在渡假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