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點」是今年廣州高考中文作文考試的題目,對於攝影人來說,這也不是個容易準確回答的問題喔。
有關民間對於照片式圖像的欲望,我看過一些說法,認為將眼睛所見的圖像永久保存下來是人類亙古以來的追求。其實,從現存古代留存下來的檔案之中,這種欲求的例子並不多見,故此我總覺得是個事後孔明的解釋。
幾年前BBC有《Genius of Photography》的紀錄片系列,首集頭幾分鐘就引述了羅馬歷史家Pliny的記載,哥林多女子Dibutade在其愛人出行之前將他的影子勾勒於牆上以作思念;Dibutade的父親Boutade受女兒的痴情感動根據影像用泥塑了刻像,就是西方藝術的起點了。BBC的旁白道,實際上Dibutade所需要的,大概就是她愛人的一幅抓拍照片罷。
我想舉的另一例子發生在攝影術發生的不久以前。德國文豪哥德(1749-1832)在其名作《少年維特的苦惱》(1774)裡,說身為畫家的主人公嘗試三次繪製其愛的人像,都失敗告終;於是他就為她造了一個剪影,總算應付了過去。下面英語引文是根據Bayard Quincy Morgan的翻譯:
Three times I have begun a portrait of Lotte, and three times I have made myself ridiculous; which vexes all the more since I had a very sure hand some time ago. So then I made a silhouette of her, and this must suffice me.
哥德是應該知道德國科學家Johann Heinrich Schulze在1727年時發現陽光將銀鹽弄黑的事跡的,對在歐洲流行已久的鏡箱(camera obscura)也不會感到陌生。然而在這個半自傳的小說裡,他的解決思念之道也只是限於弄個剪影而已 ─ 哥德本人真的有搞過剪影哦。
將對某人的形象思念視為攝影的原點,我個人來說未能十分信服。
插圖是法國畫家Jean-Baptiste Regnault在1785年繪製的畫作《Origin of Painting》,主題就是Dibutade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