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2, 2011

「白宮群英買兇拍人」經典照片



拉登死了,卻火紅了一張照片。這張「白宮群英買兇拍人」照,據報道早前已成為Flickr點擊率的榜首。隨之而來,關於該照片的討論和新聞也熱爆全球,似乎是爛得不能再爛的了。不過,歸納和伸延一下還是好的。好在哪裡?我也不知道。

在英國的免費報章London Evening Standard頭版第一次看到「白宮群英買兇拍人」照時,在沒讀文字說明之下,也以為是一張極普通的會議照片;當然,希拉莉的神情確是吸引(不是樣貌),如果我們沒有詮譯錯誤(我想,至少全球大部份人都一致認為),她的表情看來是看到什麼而顯得震驚,這也使我們很震驚,因為她的表情實在太似在看恐怖片(但明明這是反「恐」戰爭!),這總讓人想起電影《午夜靈異錄像》(Paranormal Activity)的宣傳廣告:看著那班戲院內的觀眾在綠色夜視鏡下驚呼狂叫,也確實能挑起看那電影的慾望。

兩秒後,當我了解到照片中的白宮群英原來正在看「拉登追殺直播」,實在感到非常震憾,無法釋懷:原來他們也只是在看電視!而且還為著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驚嚇!好像他們很有人性似的。作為美國元首,竟然只透過螢光幕layback地看著他的敵人怎麼死,也實在很遺憾吧。反正你是買兇拍人,還不應該立即飛過去參與兩大正邪主角對立的高潮戲?冷不防以吳宇森的雙槍白鴿加上甄子丹的葉問詠春,奧巴馬還可以登上最佳男主角的寶座呢。

或者這張「白宮群英買兇拍人」宣傳硬照實在太出色,又或者是希拉莉的演技太了得,不少市民還真的要求白宮發放拉登的屍體照片或被殺影片,好證明他真的死了,和死得很難看,和死得很有娛樂性。以娛樂大家的角度來看,白宮真是一名徹頭徹尾的悶蛋,自編自導了一場「買兇拍人」的好戲卻只留給自己人看,雖然未必有彭浩翔拍得那麼出色神奇,但至少還應該把片段播給他們的客戶(廣大的美國民眾)欣賞,來個好頭好尾的圓滿結局,也增加一下奧巴馬自己連任的籌碼。我總期待在「白宮戰略室」後排的人會用針孔攝錄機偷拍了個盜版然後再放上網,差不多世界上的所有大片都有戲院偷錄版,這條片不會沒有吧?(希望任達華不要拉我就好)。

後續的發展是希拉莉解釋自己在照片中的表情,她說忘了那一刻看到什麼,當時可能只是因為敏感或咳嗽而掩著口鼻;這種說法有點潑冷水之餘,也跟菲律賓總統阿奎諾三世說「笑不代表開心」的說法有點異曲同工。看來現代政府高層的「表情傳播」是跟社會大眾有點偏差,不知道那些Spin Doctor將來是否要懂得真正的整容才能成功「化妝」。

大概有人不滿希拉莉為自己的表情潑冷水,還真的有報章用Photoshop把照片中的她整個去掉,鬼斧神工之餘,這份紐約猶太教時代周報(Di Tzeitung)的理由也實在叫人興奮。他們認為刊登女性照片「不莊重」,不符合一些極端正統猶太教徒的想法。我不熟悉猶太教法律,無法致評,但單單知道原來這份報章從來沒刊登過女性照片便已教人興奮莫名,大概男性同志們跟我一樣,都很喜愛這份報章吧。真的很想在這份報章裡玩個Photo Hunt來找到女人樣貌的鳯毛麟角。



「白宮群英買兇拍人」照片在網絡廣泛流傳,也成就了一個潮流話題,網民和專家用不同的方式迅速閱讀和詮譯照片,正正顯現當今網絡世界的威力,有趣與智慧兼而有之。首先是有人發現照片中希拉莉前面的電腦上,有一張紙被打了格仔,看來是不想被大眾看到的機密影像。它背後的含意是,這經典照片也做過PS馬賽克,不要以為他們很透明,他們也有不讓你知的地方。之後是奧巴馬前的啡色公文袋,據說是用來載著即將燒毁的機密文件。再來是有網民質疑為什麼白宮會議室內的眾多電腦牌子都是hp?當中是否涉及利益輸送?然後甚至有網站舉行惡搞照片大收集,發動網民惡搞這張具象徵性的照片,來表達他們對照片的看法,PS的內容從無聊到認真都有,完全發揮網民的想像力量,正正回應了Fred Ritchin 在After Photography裡的說法,照片的後期電腦加工已經不能再單純的評價說是好是壞,一方面它可能影響了紀實攝影的可信度(也得視乎情況),但另一方面也強化了照片作為評論/表達/創作的功能,更甚是他提到的Future Photography的可能:透過電腦特技加工照片,來提醒人們需要關注的未來問題,例如利用電腦合成技術把未來冰川融解的情況顯現出來,讓大眾警覺全球暖化的危機等等。





談到拍攝別人看電視,時代廣場海港城APM各大銀行螢光幕,香港的攝影記者有誰不是專家?透過拍攝電視觀者的反應,我們間接感受到電視影象帶來的即時氣氛、影響和威力,這也是為什麼攝影記者在財政預算案公佈時,要拍攝時代廣場觀看直播的市民反應,雖然他們大多數是無表情和無反應,最多可能是一個粗口:X!。但奇怪的是,其實傳媒老闆根本不在乎照片中的觀者如何反應,而是要求在照片中能交代「有人在看電視中的畫面」。所以,大多數情況我們看到的照片是:在巨人曾俊華的電視影象底下,只有小市民「頭鱷鱷」的背影。那倒跟現實環境很一致。

如果英國攝影師Paul Graham知道白宮有這一場「世紀看電視活動」的話,大概他也會即刻舉手自動請纓做槍手。正在英國倫敦Whitechapel Gallery舉行回顧展的Paul Graham,在1986-90年已拍攝了一輯名為Television Portraits的計劃,對象正是他朋友或鄰居在看電視的情況。他在這個回顧展的講座裡談到,他一直在挑戰紀實攝影的傳統習慣和影象文法,所以他一反紀實攝影要黑白粗微粒的傳統,在84年用彩色照片紀錄當時戴卓爾夫人鐵腕管治下的英國失業援助處 (Beyond Caring 1984-85),並以相當抽離、具生活細節和地景的拍攝方式紀錄北愛爾蘭的軍事衝突(Troubled Land 1984-86);又以拍攝天空的方式,間接表現北愛停火協議後的零散衝突(Ceasefire 6th April, 1994)。他擅長以間接及隠晦的方式表現社會問題,與平時在主流媒體看到的刺激新聞影象很不一樣。於是,他拍攝Television Portraits便顯得無可厚非了。在這一系列的肖像照片中,觀者都在他們的居所內專注地看電視,我們雖然看不到他們在看什麼電視節目,但卻看到他們的神情在投入、呆滯、沉悶和孤獨之間,姿態在無意間或扭曲或畢挺,正如Paul Graham自己說,他更喜歡看觀者怎樣看,大概這也間接反映當時的電視文化吧。

那當代影象文化呢?當然要數到英國攝影師Robbie Cooper的Immersion系列。Robbie Cooper關注虛擬世界和屏幕文化對人類的影響,他利用RED CAMERA正面拍攝少年們在玩電視遊戲過程的錄像和硬照,透過對象間臉部表情和動作的比較,以較心理學的方式來收集當今虛擬世代的肖像。更具戲劇性和挑釁「性」的攝影計劃,也就是他為Wallpaper雜誌拍攝的一輯色情電影Immersion系列。這次名符其實的Pornography計劃,PORN PORN眼地紀錄了一些鹹片迷觀看鹹片以至自慰的過程,其中穿插了他們對觀看鹹片的看法和訪談。我不知道這是一次「性」的噱頭還是長期的計劃,但他嘗試把這種大家認為私密的行為公開探討和紀錄,還是值得繼續開發和留意。

說到底,「觀看」早已成為一種生活不可或缺的行為和文化。它不只是用眼看,還要背後有所感受、理解和分析。「白宮群英買兇拍人」照片有什麼政治含意?它代表了什麼?它隠藏著什麼嗎?它是誰拍攝的?誰發放的?它怎樣被運用、刊登和詮釋?當大眾沉溺於它的刺激和有趣事,會讓你忘了事情的核心嗎?它又會挑起你什麼情緒?又會讓你了解幾多?會令你進一步發掘事情的真相嗎?這照片和它連帶的事件,現在還有人關心嗎?它是經典照片?還是只是一時潮流?幸好,我這篇文章均沒有解答。

相反,我已把這張「白宮群英買兇拍人」照片訂製成一個cushion,那將來當我要看恐怖片的時候,會緊緊抱著這個cushion不放,令我的情緒得以舒緩,好讓我的表情不會顯得太緊張;如果看電視太久了坐得屁股痛,也可以用來墊一下,好讓我的身體在這電視文化下得到適當的照料。不是好事嗎?

1 comment:

  1. 訂製多兩三個cushion啦,到合適的時候,放嚮你本"變態雜誌"的網頁上拍賣.一個有你自己的簽名,一個有希拉莉的簽名,一個有奧巴馬的簽名.(奧巴馬仲嚮英國,就快D把握機會啦.)
    到時再睇下邊個拍得較高價,從而了解:
    1)藝術及政治的價值比較.
    2)希拉莉及奧巴馬的價值比較.
    (不過我一定唔會投,因為本人的人身安全,價值最高.)





    蝌蚪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