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2, 2013

香港早期影室怎樣自稱?


攝影在1839年公佈問世後很快就出現了商業人像攝影服務,根據德國攝影史者Eric Stenger的書《The March of Photography()238頁上說,這些照相店的名堂,有「photographic gallery」、「studio for photographs」、「artistic photographic studio」、「photographic establishment」、「artistic establishment」、「photographic institute photographic art institute」等各種。
將之查核於1860年前的香港,最早在本地報章刊登廣告的Mr. West(18453)稱他的店為「Photographic or Daguerreotype Room」,第二家人像攝影店出現於184610月初,起先叫做「Daguerreotype and Lithrographic Printing Establishment」,半個月後改為「Daguerreotype Gallery, and Lithographic Printing Establishment」。這店的器物後來給一家本地的雜貨店Mackay & Co.接收,也繼續提供攝影服務,卻只有「Daguerreotype portraits」一詞而已。
下來就已經是1850年代了,18522月來港的Herman Husband只是說「Daguerreotype likeness」,但是也說他的「Rooms」在商務酒店。翌年6月底來香港的C. Duben之前在澳門時自稱之為「Daguerreotype Gallery」,但到了香港之後卻沒有用上這個說法。有趣的是,當Duben18543月再臨香港時,稱呼了他在大馬路上的店為「Establishment」。
再之後出現的攝影師都在第二之鴉片戰爭期間及之後了。當中P. RossierHoward & Weed都只是以他們的名字作宣傳,之後在1860年代經營的攝影師大多也是如此。至於一直跟隨著英軍拍攝的Felice Beato則似乎沒有做過廣告。
總的來說Stenger的記述與香港的情況大致脗合,但有起碼兩家用了他沒有說及的「room」,而今天十分流行的「studio」則似乎沒有在香港的早年使用過。Stenger還有提過的「institute」,倒也在1861年下半見過,是G. E. Petter的「Photographic Institution」。
本篇的插圖的右上方是一家在英國Bristol的人像照相館(可見天台的玻璃影棚),時約1851年。

()Siegeszug der Photographie in Kultur, Wessenscharft, Technik》,1950年。英譯本1958年由倫敦Focal Press出版。

5 comments:

  1. 你好黎sir
    我是明莊的學生^^
    近排做功課研究舊家庭相
    因為都知道黎sir一向對舊相片有濃厚興趣
    對舊相片也有不少見解和心得
    所以在此想向你發問
    我睇到往時好多人像照都用上鵝蛋型相框
    所以想問問黎sir
    往時流行用鵝蛋型相框其實係有咩用意同幾時開始流行?
    謝謝!
    AnthonyKong

    ReplyDelete
  2. Anthony,
    其實我也不很知道, 但如無弄錯的話橢圓形的畫框在西方出現頗早, 當在攝影問世之前, 當時主要是給小型人像畫的吧. 攝影術問世後起碼ambrotypes一類的小照片我也見過用此設計的. 其實另一個你可以詢問的人是吳文正, 他研究20世紀以後的香港攝影比我深入得多.

    ReplyDelete
  3. 謝謝黎sir回覆
    哈哈,你依個留言對我已經好有參考價值!
    等我向ambro types方向留意下先...
    在此亦想詢問 可以有什麼途徑可以向吳文正先生詢問?
    再次感謝黎sir幫忙!

    ReplyDelete
  4. Anthony,
    明莊應該有吳文正的聯絡資料, 可以問他. 或找葫蘆文化的網頁, 他可是主持人喔.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