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0, 2010

香港攝影三大巨擘之謎

台灣攝影網誌「拍立得攝影」日前以「香港攝影三大巨擘為題發了一篇帖子,攝影豬希望我解釋一下。哎呀,這個名堂我也是首次聽到的,是誰加冕的實在不很清楚啦,其衡量標準也木宰羊得緊。只是帖中提及的「周森峰.張老秋.謝芬-香港宜昌畫樓」我總算略知一二,應付了去就算可以吧?


根據吳群的《中國攝影歷程》,有作者名鄧肇初的在19226月發表的一篇文章,裡面述說了宜昌照相館的歷史:「周森峰、張老秋、謝芬三......咸豐年間[18511861]旅居香港、三人合伴營油畫業、店名宜昌、因攝影與繪畫有關係、慕之、合資延操兵地一西人書授其術、時乾片未出世、所授皆濕片法、學成各集資二百元、改營攝影業、經營數載、大有起色、截算各盈九千餘元、乃分頭謀進取、周留港、謝往福州、張則回省(廣州)、設照相店於省之河南、亦以宜昌名、自同治元年[1862]至清代末葉、其店屹然而存、」

就是說,周、張、謝三人原本是經營油畫的,店名宜昌,後來從一個外籍攝影師處學得攝影之術,就將店子轉為照相館了。他們的業務很是成功,幾年後分了錢,就分開各自發展,周留港、謝往福州、張則回到廣州,仍以宜昌為名繼續營業,起碼至到20世紀初年。

我在2001年發表的《香港攝影的黎明(1839-1910)》一文中提出,周、張、謝三人在香港的年月應該比鄧肇初所說遲十年左右,因為「曾經在操兵地從事攝影業務的外國公司有三家:侯活與韋德、米勒、和柏克,但全部都是在1860年或之後才開始營業的。宜昌的東主們很有可能是從上述三家之一學得攝影技術,所以他們開始提供攝影服務的日期,應該是在18601862年之後的事。此外,即使在1867年時,香港的華人影相樓也不過兩家;故此,如果宜昌因為賺大錢而各人決定拆夥獨自經營的話,他們仍然大可在香港開設舖子,而毋需走赴其他地方。我想他們之中有二人北上發展的原因,很可能是由於在1870年代初,這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致令他們覺得前往當時仍在發展中的商埠去碰碰運氣,會較為上算。」

周、張、謝後來的情況,目前並無發現太多的資料。只是後來上海也出現過一家以宜昌為名的照相館,是從福州那邊過去開分店的。

《香港攝影的黎明(1839-1910)》全文見《左右》第三期,114頁。

5 comments:

  1. Edwin:拜讀了,超額完成呢。

    ReplyDelete
  2. 謝芬在褔州開的宜昌最遲在1862年便已經開業。

    ReplyDelete
  3. 振榮兄:

    請提供進一步的資料, 謝謝

    ReplyDelete
  4. 可參考仝冰雪的blog,他收藏有褔州宜昌照相樓的商標http://tongbingxue.blshe.com/post/6673/213348

    ReplyDelete
  5. 振榮兄:

    謝謝, 那看來真是一個材料豐富的網誌. 因為他在網誌上未有提出年份證據, 我會致書給仝君詢問.

    請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呢?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