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26, 2011

靜待藍色時份:蔡旭威「路。燈」攝影系列




那年我還在妳懷中學習顯影,輕輕的、輕輕的妳已準備離開;
暗房那幾支冷冷的奶白光管,狠狠地目送殞落在梯間的影子。

夜未央,燭光明;那些舊戀人只好在破堆中拼貼著妳的拼圖。
把多個快門機緣拋到夜街裡,我神馳般為妳譜奏一闕闕藍調。

紙衣煙沒的彼邦,明滅的火炬,擦亮起無數星宿;自此,風中
就記載著千億個流徒的澀夢。

-《澀夢》

   二十年前當代攝影已開始被數碼化衝擊,數碼影象的可能性及虛構性成為文化焦點;《澀夢》一文,寄語當年新舊媒體交替的隱哀。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數碼影象本質上的民主性方便全人類參加創作行列,電腦普及化增強民間影象創作活動;虛幻的數碼影象宣揚一套全民參與及互動的創作理念,造就了它的可能性。

另一邊,電子科技成就跡近無暇的合成攝影拼貼視覺效果,突顯數碼影象的虛構性;在影象循環再造過程創作人已不需從現實世界取材。合成攝影是把兩個或以上不同影像組合另一幅單獨的照片,產生「現實」的或幻想性的影像,體現後現代主義藝術的創作方法:挪用、拼貼、移置、疊印、複製等。文化評論者對這些如音樂錄影帶東拉西拼、支離破碎的影效感到憂心,暫借別人時式的數碼影象欠缺批判性和反省態度。於他們言,我們活像困於螢光幕和資訊網絡中,其「互動性」代替生活裡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接觸,電子媒體脫離現實的影象,壓抑或催眠著觀眾的感情;當「模擬真實」和「虛幻真實」的特性賦予我們一個虛假的觀照體驗時,一切可信的現實將會在空洞的影象符號裡消失。

二十年後的今天,攝影的紀實性在當代藝術洪流中不斷演變,「攝影等同客觀真實」這基石受到質疑。曾任攝影記者的蔡旭威拼棄傳統菲林,利用數碼紅外線技術以數十張分格組合成一像素極高的照片;「路。燈」攝影系列由多幀夜攝組成,由微弱的街燈經過長時間曝光而燃亮整個靜謐環境,照片中發白透光的植物與點點燈光相互輝映,標誌著作者對生命充滿謙遜的期盼和希望。

蔡旭威這種純攝影的轉向已由透過視覺語言展現與對象物體的關係,伸延到探求它跟自我潛意識裡的關係。這類主觀性强的影像對忠實再現提出質疑:照片表現現實世界中的真實物體,但並不被動接受現實主義的基本特性。「路。燈」雖然讓觀眾自覺地意識到現實的痕跡,蔡旭威所關心的並不是眼前世俗的世界,而是心靈的領域;他假設照片基本含意不在客體(照片)而應該在觀眾的頭腦。「路。燈」雖然套用上述後現代主義藝術的拼貼創作方法,但其終極表現的「虛幻性」帶出無限詩意;此作品的重點從探討攝影影像本身轉移到創作人和受眾的內在意識,攝影作為一種手段,能夠付予我們自覺和自我意識到其本身的蘊涵性質。


《路.燈》蔡旭威攝影個展

開幕Opening:9/9/2011, 6-8pm

展期Exhibition:9/9 - 16/10/2011

時間Time:11am-7pm, Tue-Sun(逢星期一休館Closed on Monday)

藝術家分享Artist Talk:25/9/2011, 3-5pm

地點Venue:「光影作坊」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樓10室

*免費入場Free Admissio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