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光,就有希望。鏡頭眩光蘊含耀目的亮彩,喚起我們在逆光中的迷思;面對希望,感覺到生活在明與暗之間躍動。「曜:香港攝影文化協會會員展」蒐集十九位會員約四十幅作品,以閃爍的流光逝影印證生命裡種種的驚喜。從展覽中不同形式及變化多端的作品中我們可窺看到當代攝影的多樣質性,而此玄機早已植根於我們的器材。
在日本推出的照相機、家用電器或影音設備,我們都看見「快思邏輯」(fuzzy logic,學名「模糊邏輯思維」)功能;這其實不是甚麼新鮮的科技發明,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工程師Professor Zadeh已著手研究此門學問。據他表示:西方科技一向盲目相信「清晰邏輯思維」(crisp logic),即二元模式想法 (binary mode thinking method),如對、錯,是、不是,黑、白及1與0。從Zadeh推斷的Fuzzy Set數學公程式證明在實際生活中(包括宇宙運行定律和一切工業及科技的運作情況)人類每每面對超過兩個(二元)決擇可能。快思邏輯結合任意而無邊際 (randomness)的可能於特定的環境或文本;擁有「快思邏輯」的照相機突破以往只有關與開功能而配備更多塲景拍攝功能,預設靚相標準而調校多項攝影模擬狀況的可能性(possibility matrix) ,界定快思邏輯範圍。科學家相信這兩種思維是循環而不是相對,即crisp logic=extreme case of fuzzy logic而Fuzzy logic=extreme case of crisp logic;若我們能夠同時彈性地處理及運用清晰邏輯思維與快思邏輯,生活會更加多姿多采,盡顯創意。
快思邏輯令人想起現代藝術史一場形式和思維上的革命:一九一七年杜象倒置尿壺帶來的美學及觀念的突破,還比快思邏輯早了半個世紀。我們在JCCAC展塲中刻意放置多支射燈照向觀眾,配合「曜」的主題而製造逆光效果;希望以環境及光裝置引領出攝影作為體驗藝術的可能。「香港攝影文化協會」鼓勵文化上的越界和相互播種(cross-pollination) 及轉化歷史上原創精神應用到現在的社會裏;好的歷史在視覺策略、方法、運用、理論和模式上都是我們可以考究、承傳,而文化、政治、經濟及社會氣候的唇齒相依關係是當代攝影人絕對不容忽視。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