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2, 2009

《Genesis》

Image copyright Sebastiao Salgado / Amazonas / NB Pictures.

著名巴西籍紀實攝影師薩爾加多Sebastiao Salgado潛伏多年,最近讀到紐約時報藝術版跟他的訪問得悉,原來他正在拍攝一個長達八年的環保題材的攝影計劃,名為「創世紀」(Genesis),這次他把焦點從以前的社會體系到現在的生態體系,拍攝有關現代經濟急促發展下對環境的傷害,聽起來這類觀點可能了無新意,但薩爾加多要拍攝的圖像就是那些在污染和溫室效應下還能苟且偷生的自然景觀,其實了解薩爾加多風格的朋友,會知道他大概又可以借大自然的雄偉景像,好好展示自己駕馭圖像的能力。

薩爾加多在九十年代的幾個紀實攝影計劃,的確為沉靜的紀實攝影帶來不少的震蕩,他拍攝的貧困的第三世界國家圖像如關於拉丁美洲的(如《Uncertain Grace》)、勞工圖像(《Workers》)或移民(《Migrations》),都是採用所謂經典紀實Classical Documentary手法,畫面構圖極度嚴謹,黑白攝影畫質超班,層次細膩,常用非常古典的林布蘭式採光,是一幅幅美不勝收的照片,很易贏取各方觀眾的掌聲(前文《最大公約數》已提過),八十年代黑白紀實攝影跌入低谷,蜀中無大將,他就成為那個年代代表性人物,也是一眾紀實攝影師的偶像,尤其在內地有不少粉絲。可這些過於「美觀」的圖像對紀實攝影會幫倒忙嗎?

眾人皆醉我獨醒,忍不住再套用郭力昕在1996年撰的《書寫攝影》,裡面的「英雄主義者的浪漫負擔」裡毫不客氣點出,很多觀眾對這些作品觀賞態度只能逗留被過度美化,浪漫化的衣裳外,他用英國左派攝影師肯納德Peter Kennard的裝置攝影展「我們的金融時報/時代」(Our Financial Times)作例,抓出了悲慘世界永達悲慘的真正原因–不就是西方跨國企業、金融集團,與不斷售武給第三世界的西方政府。「悲慘背後的冷酷真相,恐怕不是滿腦子只有浪漫與感動的人道攝影家,能夠或願意承擔的負擔。」對薩爾加多還有更多更嚴厲的批判,包括自己坐擁西方人的資訊霸權的好處卻投機詭辯西方人在壟斷文化意義、英雄主義者墜入一種自我欣賞等,連我也不忍心去多參一把。

攝影作為政策倡議的角色已司空慣見,其實薩爾加多也是走安塞亞當斯Ansel Adams的舊路,用自己的照片作為環保及擴大國家公園系統的倡議,薩爾加多和太太也創辦了一個名為「Instituto Terra」的環保組織,用來保育巴西一處名Rio Doce Valley正在消失的大西洋沿岸雨林帶。郭力昕的批判當年給我帶來的震蕩不少,但我寧願選擇性認為薩爾加多只是那種美國式的無知和自得,他這批純美到甚至有點沙龍味道的圖像,用在環保的倡議卻是用得其所罷。
















From "Our Financial Times" by Peter Kannard


5 comments:

  1. 这文章写得好呀。我最近刚看了Thomas Struth的the new pictures from paradise. 他也在诠释“起源”,但是完全没有萨尔加多这种所谓英雄主义的色彩,很棒,可以“读”下去。
    萨尔加多这种照片以及很多纪实摄影,对摄影技巧和外在形态的讲究,散发着一种浓郁的宣传味道。但是不知道它是否真的能够让读者忽视对照片的关注而去关注事件,从而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ReplyDelete
  2. 昨天跟好友就環境問題發生了點糾紛, 希望對方只當小事就好. 我對你末句所說甚感同意, 後現代以來對魚網的興趣往往大於對魚. 我也希望大家更關心和認識情況有幾大鑊

    ReplyDelete
  3. Salgado was onced heavily criticized of selling his painful images of the Third World in the international art market; what will happen if this new series is "successful" in monetary terms instead of his original green intention? I am pessimistic the moralistic functions of photography for long.

    Blues

    ReplyDelete
  4. 相對之下, 藝術/攝影與商業制度的關係更令我感到困擾, 但暫時來說也不容易有兩全其美的方案.

    香港最近幾椿事件 - 學生吸毒, 未成年少女網上援交 - 都見得本地道德教育的嚴重失落. 攝影是當前世界上最流通的視覺媒體, 是否不該討論道德呢?

    ReplyDelete
  5. click:謝謝!有趣,我沒想過用Thomas Struth的The new pictures from the paradise跟薩爾加多這系列環保照片作比較,Struth的作品看過不少卻一直都沒有機會碰過這系列作品,遺憾!我有個錯覺這系列的圖片感性成份比以往作品高,不知是否屬實?

    Edwin:其實我更困擾的是一些機構有償委約攝影師拍攝,但攝影師理念跟機構不符,卻一直合作,到最後作品出台時是各自表述,各自合理化嗎?除了邏輯上衝突外,攝影師這種合作模式雖算不上受薪或受僱該機構,涉及金錢交易總有一定利益或道德衝突。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