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31, 2011

平遙的白酒


上月份參加第十一屆平遙國際攝影節,已是第三次到這山西古城了。2008年往時同行的謝至德做了點研究,得知此處的汾酒甚是有名,於是首晚在西大街雲錦成晚膳時就點了一些,又分給在座者。我是稍能喝一點但沒有酒興的,沾口只覺味道一般。
今年再往時第二天就給負責主題學術展覽的杜劍鋒老師拉去午飯,同席的還有學術顧問會的舒陽,北京和台北的策展人任悅與蔡文祥。PIP的藝術總監張國田也湊興來坐了一陣。席間杜老師又請我們吃白酒,是什麼品種我沒有看清楚,也未能喝出什麼的名堂。
這幾天看到阿城在1998年時寫的一篇文章,中有這麼一段:「臭酒是兩次以上蒸餾,消耗糧食的量很大,多是河工,也就是黃河防洪的服徭役者喝,或苦力喝,再有就是土匪,一是抵寒,二是消乏,三是壯謄。我們現在社會上流行喝臭酒,是清末至民初軍閥時期興起來的,說實在,酒品很低,雖然廣告做得鋪天蓋地。」
到底在平遙喝的是不是阿城所說的臭酒呢?坦白說我不很知道;我基本上是個不懂吃酒但酒醉過的獃子。
圖為杜劍鋒在我們的展場與香港的余偉建和張益平討論,劉清平攝。

Friday, October 28, 2011

溫暖人間 :佛法無邊


又一山人(Stanley Wong)是著名的廣告人、攝影師、藝術家,入行三十年,獲取本地及國際獎項超過四百個。 近十年來,他專注於弘法事業,從作品中宣揚佛法智慧。究竟他如何以創意包裝佛法,將佛智慧推廣人間,請留意今期《溫暖人間》。

Monday, October 24, 2011

曜:香港攝影文化協會會員展 - 逆光與快思邏輯之間的想像




有了光,就有希望。鏡頭眩光蘊含耀目的亮彩,喚起我們在逆光中的迷思;面對希望,感覺到生活在明與暗之間躍動。曜:香港攝影文化協會會員展」蒐集十九位會員約四十幅作品,以閃爍的流光逝影印證生命裡種種的驚喜。從展覽中不同形式及變化多端的作品中我們可窺看到當代攝影的多樣質性,而此玄機早已植根於我們的器材。

在日本推出的照相機、家用電器或影音設備,我們都看見「快思邏輯」fuzzy logic,學名「模糊邏輯思維」)功能;這其實不是甚麼新鮮的科技發明,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工程師Professor Zadeh已著手研究此門學問。據他表示:西方科技一向盲目相信「清晰邏輯思維」crisp logic),即二元模式想法 (binary mode thinking method),如對、錯,是、不是,黑、白及10。從Zadeh推斷的Fuzzy Set數學公程式證明在實際生活中(包括宇宙運行定律和一切工業及科技的運作情況)人類每每面對超過兩個(二元)決擇可能。快思邏輯結合任意而無邊際 (randomness的可能於特定的環境或文本;擁有「快思邏輯」的照相機突破以往只有關與開功能而配備更多塲景拍攝功能,預設靚相標準而調校多項攝影模擬狀況的可能性(possibility matrix) ,界定快思邏輯範圍。科學家相信這兩種思維是循環而不是相對,即crisp logicextreme case of fuzzy logicFuzzy logicextreme case of crisp logic;若我們能夠同時彈性地處理及運用清晰邏輯思維與快思邏輯,生活會更加多姿多采,盡顯創意。

快思邏輯令人想起現代藝術史一場形式和思維上的革命:一九一七年杜象倒置尿壺帶來的美學及觀念的突破,還比快思邏輯早了半個世紀。我們在JCCAC展塲中刻意放置多支射燈照向觀眾,配合「曜」的主題而製造逆光效果;希望以環境及光裝置引領出攝影作為體驗藝術的可能。「香港攝影文化協會」鼓勵文化上的越界和相互播種cross-pollination) 及轉化歷史上原創精神應用到現在的社會裏;好的歷史在視覺策略、方法、運用、理論和模式上都是我們可以考究、承傳,而文化、政治、經濟及社會氣候的唇齒相依關係是當代攝影人絕對不容忽視。


Tuesday, October 11, 2011

照片原點是近世紀的事

7月時開始撰寫關於攝影「返回原點」的討論,首篇就對長久以來人都希望將眼前所見的景象永久保留的說法提出質疑。這一點上《Photography: A Cultural History》的作者Mary Warner Merien寫來比我更加斬釘截鐵。引用19世紀業餘攝影家Oliver Wendel Holmes(1809-1894)1859年發表文章中一句「We do not remember any prediction of such an inconceivable wonder」,Warner Merien的結論是「在攝影術發明前的幾個世紀裡,無人預見到它會出現。」

這樣的立場,雖或未至於完全推翻紐約現代博物館從Beaumont NewhallPeter Galassi的攝影歷史觀 攝影是從西方藝術發展延伸而成的圖像系統,但起碼也是個重要的修訂,顯示了在1800年前後西方社會與文化發生了的範式轉移。

附圖攝於剛在上月25日結束的第十一屆平遙國際攝影節的柴油機廠,學術展覽的展場。

Thursday, October 6, 2011

尋找火災救貓男的照片

陸離今天(6)在其於《蘋果日報》的專欄刊出「火災救貓男」一文,說「2009年底,深水埗某板間房一場火警,青年黃偉明,危急間,甚麼東西都不拿,只將愛貓抱在懷裏,逃至樓下。當時香港各大報章都有報道,而以《明報》圖片最大、篇幅最多。鄧小宇網站也轉貼了那張「美到幾乎不可能」的相片:消防員帽下的俊臉,美;「救貓男」黃偉明執筆專心書寫,美;最要命是小貓「肥妹」,緊貼主人胸前,眼仔碌碌望着鏡頭,不知發生甚麼事,攝影記者「咔擦」一瞬間,從此進駐幾多愛貓人心中無底深深處。」

這樣的事我全無印象,甚感慚愧。就上《明報》網站搜尋,只是試了好幾個關鍵詞都無所得。於是把心一橫,都把200912月的港聞標題看了一遍,但仍然全無所獲,僅是127日那天有宗柴灣上演消防員「瞓身」救貓事件,但也沒有插圖。心想:唔通陸離都有資料失準的情況?唔會啩,每次別人出錯她都會發文炮轟,她自己點會錯呢

不得已再上Google,幾經辛苦用「黃偉明」和「肥妹」合拼,才找到兩條一模一樣的《成報》新聞,內容大致相合,日期分別卻是2011914日和15日。有冇搞錯呀?而且繼續沒有照片。結果再登《明報》網站,913日、914日、915……

至此我放棄了。若有朋友偶然來到這裡而又有堅料的,不妨留字告知吧。

附圖是2004年消防員高架雲梯救貓的圖像,聊勝於無啦。

Monday, October 3, 2011

平遙的淚痕


上月中下旬帶同藝術學院的十二位同學到山西省參加第十一屆平遙國際攝影節的院校展覽。916日那天雨下得很厲害,晚機抵達太原轉乘旅遊車,為安全考慮駕車的劉師傅將車速調得甚慢,於是在古城西門外下車時已是10時了。
幸而食肆仍未關門,經理還很好客地給我們介紹各種道地菜式。再上路時已是11時外,載客的小車都休息了。一行人拖著行李從西大街轉南大街,再轉城隍廟街,步行十多二十分鐘才至預訂的鄭家客棧,包包中的紙張書籍都溼了一大片。事後談起,笑說是平遙給我們留下的斑斑淚漬。
我於是想起年輕時寫過的一段未有完成的曲詞:“Met a girl from Lebanon/Last survivor of Shatila Camp/Gradually her tears washed away the rain…”
照片是藝術學院高級文憑夜班三年級同學葉子珊所拍攝,難得她還有這樣的興致舉機按下快門喔!